家長適宜在子女年幼的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們實際購買東西的機會,有助提升他們的認知理解及數學概念,更重要的是理財的常識及習慣。例如要求他們購買便利店的食物或地鐵車票時,暫時不使用電子方式付款,而是用現金方式付錢。縱使家長在過程中可能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他們可能還沒有完整的金錢觀念,但他們實際的參與,容易產生好奇心及觀察力,漸漸感受或明白不同物品的價值。
家長可以隨著他們成長的步伐,教導他們在不同程度上認知錢幣,在教導他們實際購買物品的時候,必須加入趣味的學習或活動元素。首先,家長可以在家中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不同的硬幣或紙幣,如一元與二元的分別及不同紙幣的顏色。其次,當他們已掌握基本概念的時候,家長可要求他們找換家長所指示的硬幣或紙幣。再者,當他們已懂得單向付錢後,家長便可以引導他們收回找贖的錢。最後,當他們要學懂購買時,要知道找換的金額是否正確,而金額的數量或複雜程度,也可以隨著他們的認知水平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