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發怒前 家長先反問自己這3個問題

撰文:明愛康復服務臨床心理學家余國婷

有些家長性格可能比較衝動,甚至習慣將問題歸咎於孩子身上,例如孩子不聽話、故意激怒家長或頑皮等。而當孩子做不到自己要求時會對孩子發怒,但這樣會令孩子逐漸疏遠父母,長遠下來會破壞親子關係。

父母的性格、原生家庭及在不途徑學習的育兒方法,都會影響親子的相處模式及親子關係。而大人想法本身都會影響大人的心情,如果大人發現自己與小朋友相處,經常出現衝突,影響了親子關係,我們可以向自己反問3個問題:

1. 有否其他可能性

假如孩子不能按照父母要求完全功課,父母的第一想法大多是孩子只顧玩樂而不做功課,但真正原因可能是他們不懂得做,需要家長的指導,如果家長把先入為主的想法當作事實,可能就會忽略孩子的需要和困難,破壞親子關係。

2. 自己的想法有否被證實

有些家長常常說孩子是「故意惹怒他」,然後把孩子的行為看作是孩子不聽話,但可能孩子做出行為的原因只是不小心,但父母就被主觀感覺影響誤會了孩子。

3. 自己的想法對目標有幫助嗎?

如果家長的目標是希望修補親子關係,但自己經常抱持孩子是「故意和自己作對」的想法,這種想法對自己的目標真的有幫助嗎?家長可以嘗試找一些比較現實、有理據的想法,才能幫助自己達到目標。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Siblings often quarrel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role of parent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Written by : Founder of Family Dynamics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ist

               Children Play Therapist          

Ng Yee Kam


In recent play therapy cases, several of the children’s emotional problems were related to their young siblings’ relationship. Most of these problems were not caused by major arguments, but rather by subtle interactions in which each child was seeking the mother’s attention, comparing how much positive feedback they received from each other, and comparing who the mother “loved” more! Children often fight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are jealous of their siblings and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vent their frustrations.

 

It is true that everyone is “biased” and so are parents. Both inborn and nurtured personalities can lead to a preference for certain behavior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If parents do not think about this, they will not suddenly become more open-minded because their children are their own.

 

Parents may be more appreciative of certain traits and more resistant to certain traits in their children’s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This is understandable. The problem is that parents must be aware of this situation and be aware of it and allow themselves to grow beyond the narrow framework of their parental role, increase the breadth and width of their own vision,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children’s personalities, and appreciate their children’s unique strengths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hearts, and pass them on in their daily lives so that their children can receive them and affirm themselves. This will prevent the problem of sibling rivalry from worsening and causing unnecessary jealousy and suspicion in children.

 

The mother’s rol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a child’s life because the quality of the mother’s interaction with the child has a critical impact on the child’s self-worth and sense of security. In these recent cases, it was not uncommon to find that the children had a sibling in the family who was cheerful, understanding, and liked to express herself, and was well liked by adults and teachers. I could see the mother’s joy and pride when describing her child. No wonder the children in these cases often felt compared to the others because they were more introverted, reticent, shy and cautious.

One mother was aware of the need to appreciate her son’s abilities, so she kept praising him, but in terms of character, she inadvertently encouraged her son to follow her sister’s example by expressing himself more and integrating into the group.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character and makes the child suspect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or her character that cannot be accepted by the mother. This internal pain can easily turn into jealous emotions towards the elder sister, making the parents feel that the child’s attitude towards his/her sister is unreasonable, and further preventing the child from breaking out of this negative cycle.

 

 

I suggest that parents should not compare their children. For children who are more introverted, shy, reticent and cautious, they should be more reassuring: “ You do not need to force yourself to play with children like your brother, you quietly observe is already a kind of participation, when you feel at ease then go out to play is not too late. Or, “Not every child needs to be as talkative as their elder sister or like to perform in front of people; Mom likes it when you can express yourself as you see fit. “

For children who are more reactive and impulsive, listen to them first and then help them correct their behavior if it is safe to do so: “You are reacting so strongly to hit your brother, you must feel very angry inside, let me hear how you feel, okay? Sometimes parents do have to deal with their children “fighting for something,”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what parents need to do is to meet their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needs and affirm their true nature, so that their children can naturally get along well.

學習放手 讓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人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

   林何佩儀

孩子從孩童到成年,獨立不是一夕之間發生。從搖籃到出社會,這段人生旅程是由無數小步走出來的,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小步,都是父母學習放手的機會。

 

因為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照顧他到老,所以身為父母,要懂得適時的放手。放手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並且能夠為自己負責,這樣的愛才深具意義。 

怎樣放手

1.  愛與紀律並行

許多父母想要和孩子做朋友,但尊重並不是放任。筆者認為,做孩子的朋友,是想和孩子分享、溝通彼此更多的內心世界,但不是沒大沒小,孩子仍需要父母的引導。與其苦惱如何當孩子的朋友,不如好好思考與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的教練和精神支柱。所以,傾聽孩子的聲音,觀察他們的行為,是教育孩子自我規範的第一步。父母學會傾聽孩子,將有助於了解孩子的潛能、興趣與熱情所在,也才能給孩子需要的協助與支持,就能放手。

1.  給孩子機會處理事情,從錯誤中學習

 

許多父母似乎忘了,哭泣的嬰兒最終要學會沒有人抱著而入睡,也忘了當年看到幼兒在沒有人的扶持而踏出第一步的狂喜和感動。當孩子面對衝突、問題或做錯時,父母不要急著代言、出手或善後。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從錯誤、失敗中學習的機會,因為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為自己主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為自己的選擇或行為的後果負起責任。放手的過程中,你要允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接受失敗。

 

3. 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我們要放掉一種迷思,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做父母的都要滿足。在設定界限中,延遲滿足很重要,我們要區分孩子的想要需要。孩子要求某樣東西時,不要有求必應,你可以等到他生日時送他,或鼓勵他自己存錢買。西方很多父母,都會鼓勵孩子去幫鄰居鋤草賺取零用錢,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透過自己努力,辛苦得來的東西,他們會比較懂得珍惜。

 

放手除了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對自己該負的責任有感覺之外,還有一個更崇高的價值,就是化小愛為大愛。父母要學習放手,祝福孩子去追求他的人生。當你開始放手時,你會發現,原來生命有無限寬廣的空間。

捽眼捽唔停 眼發炎點做好?

撰文:張傑醫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作為父母未必能夠從他們的表情、行為和發聲便知道孩子想表達的東西。就以孩子打瞌睡的反應,每個人的表達形式也有不同,有的人會大哭;有的人會發脾氣;有的人會揉眼睛,或是其他各種各樣的反應。在眾多的反應中,在筆者醫生的立場,最不要得的習慣是「捽眼」。因為這很容易會引起發炎的情況。

 

眼睛發炎非雙手不潔淨所導致?

 

有趣的是,發炎不是因為孩子雙手不潔淨,而是其他原因。原來,在這情況下,發炎起初不是因為細菌的引起,而是因為眼睫毛附近的分泌腺體阻塞所致。在手部摩擦眼睛時,原本暢通的腹體出口會被外來的壓力所破壞,令油脂因不能夠被排出而在腺體內造成壓力,繼而引起發炎反應。這種發炎反應的表面上與一般細菌性發炎無異。而分別在於在這情況下,用上抗生素(外塗和口服)都沒有作用。而較正確的方法是使用熱敷,目的是讓熱量加通阻塞的出口,令炎症慢慢消失。

如何治療眼瘡?

要治療已出現的眼瘡,除了看醫生外,最基本的方法是,如上述,可用熱敷。選擇可重複加熱的熱敷包或使用微熱的毛巾。每天分 3 次,按敷 5 分鐘。至於會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醫生會自行判斷。但是一般基於以下幾個原則:

• 眼瘡的發炎程度會否超越一般的個案

•結膜有否相關細菌發炎的情況

•眼周圍組織有否紅腫和疼痛

•孩子能否控制自己擦眼睛,以減少細菌發炎的可能

 

患上眼炎應及早醫治

倘若控制不了發炎的情況,腫粒可能未能自行消失。這時候,手術式放腫是必須的做法。聽起來,雖然有點恐怖,但是其實過程只是很簡單的步驟,而且只需要局部麻醉。所以,父母只需跟從醫生的建議便可以放心。

說到尾,我們最怕不是孩子的雙手骯髒,而是怕他們不停揉的動作。如果是因為鼻敏感、眼敏感和濕疹引起眼炎的話,父母必須正視。家長要用藥時就放膽用藥,不必拘泥於用藥多久及未必會出現的副作用。

發燒時焗一身汗有助退燒?

撰文:趙長成醫生

坊間對處理發燒有一些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而最常聽到的是在發燒時焗一身的汗,病就自然會好。不過,這種說法又有沒有醫學根據和效用呢?

其實出汗絕對不會醫治到任何疾病的,而且此說法並沒有醫學根據。雖然有一部分小朋友在焗汗後可以退燒,不過同步100個之中有4 個小朋友,可能會因為焗汗而令他們的體溫變得更高,也有機會出現抽筋情況,而且即使退了燒,疾病也並沒有得到根治。

有哪些有效的散熱方法?

 

有幾種散熱的方法都很有效,第一種方法是根據物理原理,例如不要讓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以幫助散熱。第二種方法是用暖水或溫水替孩子洗澡。另外,可按醫生指示,讓孩子服用口服退燒藥,當孩子發高燒和嘔吐得很嚴重時,用一些塞肛門的退燒藥也可。

長遠而言,當孩子病情穩定後就需要多喝水,因為每次喝水也能增加小便量,自然有助散熱和排毒。
分類
家長園地

別成為孩子「表演」的「觀眾」

撰文:GLP 全力愛創辦人兼總幹事

   林何佩儀

讚賞經常會被誤解和誤用,有些家長認為讚賞是「萬靈藥」,任何的讚賞,孩子都會照單全收。其實,孩子無法接受語帶諷刺的讚賞,這樣只會令孩子反感,適得其反,不知方向。對待孩子,給予適當的讚賞比嚴厲的責罰更有效。有些說話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人格發展。成功的父母要把握可以讚賞或鼓勵孩子的機會,因為適時適當的讚賞能發揮激勵和鼓舞作用,使孩子能朝着一個正確的方向成長。

 

同時展露笑容與有眼神接觸

家長在讚賞孩子時,一定要同時展露笑容,並注視孩子雙眼,這樣真摯的感受是最幸福洋溢的。因為,讚賞是一把雙刃劍
恰當的讚賞,會讓人如沐春風,自信愉悅,努力向前;但錯誤的讚賞卻會弄巧反拙,讓孩子迷失方向,停滯不前。

 

例如當孩子不肯「坐定定」時,家長應配合表情跟他說「請你坐下」。如果孩子願意服從,家長可馬上稱讚他,然後跟他玩有趣的遊戲。但如果孩子仍然不服從,家長可立即帶小孩離開現場,轉移注意力及引導他跟從指示。或者當你告訴孩子把玩具放好,但他仍一邊看著你,一邊用力丟玩具,試探你會否放過他。於是你可以用平靜溫和的語調跟他說:「請溫柔地將玩具放好」,或者「我們一起學習收拾玩具,好嗎?」

引導孩子明白表達方式要得宜

父母不需要款待孩子的不良行為,並盡量減少爭辯或安慰的說話,這只會給予孩子更多空間繼續「表演」,因為他們找到了「觀眾」,甚至有些孩子可能因為你的忽視或者鬧情緒,令不良行為變本加厲。我們要引導孩子明白,只有合宜的表達方式,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只要父母堅持下去,孩子就會明白這些行為是不會得到父母的注意,自然就會放棄。

如果孩子停止這行為,父母就可以即時給他反應,讚賞他原來也可以很安靜,然後轉移他的注意力到其他活動上。只要孩子受到別人的讚賞,自然會散發出自信與喜悅,同時也會對讚賞自己的人產生信賴感和親切感。不過,長期重複單一的表揚方式會失去效用,所以家長在表揚時也應注意要有新意。

留意說話語氣 以身作則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只有在愛裡面,其他方面的成就感才不會變成一種炫耀和驕傲。說話語氣的不同,足以影響親子關係的疏離或親近;父母的情緒和行為關係著孩子未來的學習態度和人格特質。因為孩子大多在摸索與模仿中學習,孩子會觀察父母的待人接物和用字遣詞,進而學習自己的情緒管理以及人際相處,所以父母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是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成立一種讚賞。對孩子而言,父母的影響力遠勝於師長或同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得到愈多鼓勵,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愈有幫助。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父母應該觀察並發掘他們的潛能,讓他們順著自己的優勢去發展。「鼓勵可以使孩子成長,責罵卻會讓孩子膽怯。但兩者仍須並行,不可偏頗。」唯有賞罰分明,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並懂得面對錯誤並承擔責任,健全發展。

兄弟姊妹常爭執 家長角色尤重要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 吳綺琴 

近來接受遊戲治療的個案中,有好幾個孩子的情緒問題都與年幼的兄弟姊妹相處有關。但大多數的起源都不是甚麼大爭執,而是在細微的互動中,大家都在爭取母親的關注,比較彼此之間得到母親多少的正面回應,比較母親對誰的「愛」多一些!孩子的手足相爭,往往是因為對兄弟姊妹產生嫉妒,而藉機發洩不滿情緒。


確實,每個人都「偏心」,父母也如是。不論是先天的性格及後天的培育,都會令他們鍾愛某些表現及行為模式。若父母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他們不會因為孩子都是自己子女而眼光突然變得開闊。

 

對於孩子的不同性格,父母或會對某些特質特別欣賞,某些特質較為抗拒,這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父母必須對這種狀況有所意識及察覺,並讓自己先跳出狹隘的框架,讓自己在父母的角色中成長,增加自己眼界的寬度和闊度,並學習欣賞孩子性格的差異,從心底裡欣賞孩子獨特的優點,在日常生活中傳遞出去,讓孩子接收得到,能自我肯定,這樣才能避免手足相爭的問題惡化,令孩子產生不必要的嫉妒及猜忌。


在孩子年幼的階段,母親的角色尤為重要,因為母親與孩子的互動質素如何,對孩子的自我價值及安全感建立有關鍵性的影響。在最近這幾個個案中,不約而同地發現孩子家中都有一個活潑開朗、善解人意、喜歡表現自己,甚得大人及老師歡心的兄弟姊妹。在言談之間,筆者也看到母親在描述這人見人愛的孩子時那份喜悅及自豪,無怪個案中的孩子因性格較內向、寡言、害羞和謹慎,
往往有被比下去的感覺。

有一位母親也意識到要欣賞兒子的能力,於是不斷讚賞他,但在性格上,卻不經意地鼓勵兒子以姐姐為榜樣,多表達和融入群體當中,但這實在非孩子性格的本質,令孩子會懷疑自己的性格一定是有甚麼缺憾,不能得到母親接納。這種內在的傷痛,很容易化為孩子對姐姐的嫉妒情緖,令父母更覺得孩子對姐姐的態度無理,會更進一步令孩子不能走出這個負面循環。


筆者建議父母不要拿孩子來比較,對較內向、害羞、寡言和謹慎的孩子,多安撫他們:「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學哥哥一樣與小朋友玩,你靜靜地觀察已是一種參與,待你覺得安心時再出去玩也不遲!」或說「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像姐姐那樣健談或喜歡在人前表演,媽媽喜歡你能按自己的意思,在你認為適當的時候表達自己便可以了。」